節日祝福中,有個朋友常說「健康最重要」,現在還有很多好玩的東西,在年輕人、中年人心中,應該有比「健康」更願意花時間心力投注的事情吧?說到養生,印象中好像是老人家才需要開始注重的事,然而,開始關注心靈成長後,發現身-心是相互關聯的,即便有再好的想法,若沒有身體健康做為基底,仍舊無法好好執行,心神是生活的根本,依循自然規律作息,保持身心健康,生活更加游刃有餘。今天分享一年四季可以參照著看的【24節氣時令養生法】
這本書按照四個季節,二十四節氣編列,全彩印刷。內容豐富涵蓋節氣由來、習俗、節日、身體變化、飲食指南、當季食材、起居作息,輔以運動指南、舌苔辨別、嘴唇顏色,以及24小時生理時鐘作息,協助讀者調養身體,對於季節變化也不會感到措手不及,讓身體輕鬆自然地適應節氣轉換,同時養成關照身心健康的習慣。
目錄:
推薦序 順應四時變化,輕鬆掌握永保青春的秘訣 陳潮宗
Part1 順應天時好養生
藏在時間中的養生智慧
四季與時令
自身健康指數速查
不可忽視的身體信號
中醫古籍中的養生之道
Part2 春季養生
春生的秘密 / 春季養生指南
立春 乍暖還寒宜養肝
雨水 祛風除濕養脾胃
驚蟄 春雷萌動養肝氣
春分 踏春時節調陰陽
清明 少靜多動心暢達
穀雨 除熱防潮勤通風
Part3 夏季養生
夏長的秘密 / 夏季養生指南
立夏 養陽護心睡午覺
小滿 健脾祛濕食清淡
芒種 清熱止渴防暑氣
夏至 防暑降溫少寒涼
小暑 少動多靜心平和
大暑 避暑降溫遠生涼
Part4 秋季養生
秋斂的秘密 / 秋季養生指南
立秋 少辛增酸忌憂傷
處暑 養陰護陽健脾胃
白露 滋陰潤燥多補水
秋分 養陰潤肺思保暖
過了秋天最後一個節氣霜降(10/23~11/6),接著就要開始進入冬季,與大家分享書中內容,一同度過2020最後一個季節。
冬季養生
冬天萬物歸於安靜,像是動物會在這時候冬眠,準備迎接春季一樣,人體也適應冬「藏」的生物特徵,將陽氣深藏於體內,保持保暖,補充熱能,避免過度運動消耗能量。
中醫和西醫對於器官的分法不同,中醫認為人體的能量和熱量源自於腎臟,腎氣足則活力充沛,腎氣不足便體虛易勞,冬季養生特重禦寒養腎。
天氣轉冷,大地漸漸進入寂靜,人體與自然環境相襯,身體的基本機能降低,宜因應「冬藏」理念,適時補充熱量,多吃蛋白質、醣類、脂肪、維生素等食物。
適合多吃些動物性食品和豆類,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,例如:羊肉、鴨肉、鵝肉、栗子、芝麻、大豆、核桃、木耳、地瓜、馬鈴薯、大白菜、紅蘿蔔、芋頭、南瓜、茄子、萵苣等食材。
飲食搭配上,也可以增添重口味食物,如燉肉、火鍋等,吃辣也能增加熱能抵禦寒冷。
很多人說冬天胃口好容易胖,現在讀到這本養生法,反而覺得冬天變胖很自然,因為本來就需要囤積脂肪度過寒冬。